專家表示,如果發現寶寶出現皮膚紅疹、不停用手去抓撓身體,并表現煩躁、哭鬧不止等疑似過敏癥狀時,媽媽要注意飲食,停止食用魚蝦、牛羊肉或辛辣食物,并帶寶寶去醫院就診。因為母親的乳汁會把這些大分子唔知進入寶寶的胃腸道,引起寶寶出疹。
終于盼來了久違的年假,佳穎抱著四個月大的寶寶,與丈夫興沖沖回到青島老家。父母見兒子全家回來,很是高興,一日三餐食物豐盛。
青島地處沿海,魚類繁多,海鮮美味自然成為餐桌上的必備佳品。在濃濃親情的包繞下,佳穎胃口極佳,一連幾天大快朵頤。難得幾天相聚,一家子都挺高興的,只是寶寶有些不妥:他一反常態地哭鬧不止,還不停用小手去抓自己的臉。佳穎仔細看去,發現寶寶面頰、額頭、身上都涌出不少紅斑,紅斑上密集地堆起針尖大小的丘疹。
這是怎么了?心疼之余,佳穎回想起奶奶為寶寶剛換的新衣服,猜測也許寶寶對化纖衣服過敏,于是趕緊為寶寶換回原來的棉質衣服。但情況依然沒有好轉,晚上寶寶哭鬧得更厲害了,喂奶也不肯吃,足足折騰了一夜。到了第二天,情況變得更糟糕:寶寶臉上的丘疹甚至出現滲液,而他的頭皮和雙眉更新添了油膩性的黃痂,也許瘙癢得厲害吧,寶寶把面部抓出了一道道血痕。爺爺奶奶心疼壞了,趕緊催佳穎帶寶寶去醫院。
來到醫院皮膚科,令佳穎感到十分驚訝的是,診室外一溜候著的還有四五對父母和寶寶,而這些寶寶的情況看上去與自己寶寶差不多,難道這是什么季節性傳染病?候診過程中,佳穎一直心事重重。
輪到寶寶了,醫生了解病史并作了仔細體檢后告訴佳穎,寶寶得的是過敏性濕疹。最近恰逢海鮮供應旺季,類似的小病人多了起來,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因母親進食大量高蛋白魚、蝦、蟹類食物后,通過哺乳傳給寶寶的。
“乳汁也會‘傳染’過敏?”佳穎一下懵了。
醫生點評: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皮膚炎癥,一般與變態反應有關。一些常見的外在因素,如食物、吸入物、動物毛皮、多種化學物質等,常常是誘發濕疹的罪魁禍首;人體自身的內在因素,如存在慢性感染灶、內分泌及代謝紊亂、精神因素、過敏性體質等,則是導致濕疹的根本原因。由此不難理解,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,其免疫反應系統處于不穩定狀態,僅僅是體內環境的一些細微變化,就會掀起變態反應的“軒然大波”,這是內因。而魚蝦等海鮮是高蛋白食物,屬于異種蛋白,分子量大,不容易被人體徹底消化,這就成為誘發濕疹的外因隱患。
因此,一方面,如果寶寶過量進食海鮮或飲用海鮮湯,他們嬌嫩的胃腸道對消化這些“龐然大物”可謂力不從心。于是,有的寶寶會吸收不好。另外,大分子物質引起胃腸道內免疫反應部隊的注意,使其受到刺激而產生大量免疫球蛋白IgE以及某些T淋巴細胞,并立即通過各種炎癥介質的釋放,召集大批免疫反應部隊,導致全身變態反應,表現在皮膚上的,只是濕疹的冰山一角。另一方面,過敏體質的母親大量進食海鮮,同樣會誘發體內產生IgE。而IgE有個特性,就是可以通過乳汁通道傳輸,換言之,變態反應的“戰火”可以通過乳汁“燒”到寶寶體內,引起寶寶的皮膚濕疹。
看到這里,網友也許會心存疑問:如果媽媽不是過敏性體質,那乳汁還會將濕疹“傳染”給寶寶嗎?科學研究證明,雖然濕疹不是傳染病,但寶寶患濕疹,媽媽的乳汁還真是要負點責任呢。原來,媽媽即使不是過敏體質,但在大量進食海鮮后,乳汁中或多或少也含有一定量的大分子物質,仍可通過哺乳進入寶寶胃腸道。而罹患濕疹的寶寶,不少是過敏體質,存在發生濕疹的內在因素,乳汁則是導致寶寶發生變態反應的外在因素,內外夾攻之下,寶寶就出現濕疹了。
因此,一旦發現寶寶出現皮膚紅疹、不停用手去抓撓身體,并表現煩躁、哭鬧不止等疑似過敏癥狀時,要高度注意飲食,應減少甚至立即停止食用魚蝦、牛羊肉或辛辣食物,并帶寶寶去醫院就診。寶寶皮膚嬌嫩,治療有諸多講究,必須在皮膚科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。可惜,偏偏不少家長喜歡上網按圖索驥,自己當醫生給孩子買藥治療,結果往往耽誤了寶貴的治療時間,需要引起警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