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孩子沒出生的時候盼著他出生,現在寶寶已經兩個月了,我卻開始犯愁要怎么教育這個‘小搗蛋’,怎樣才能讓他更健康地成長。”年輕媽媽李小姐有著跟大多數媽媽同樣的困惑。日前,長期致力于兒童發展、家長心理及親子關系研究和咨詢工作的小巫來到羊城,在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公益文化中心和王老吉藥業主辦的“三公仔·愛子有方”育兒大課堂上,為500個家庭的父母帶來了新的育兒觀。
法則一:有節律地呼吸
“呼吸,是孩子與世界相關聯的第一道媒介。”小巫說,從人體生長規律和醫學角度講,小寶寶的呼吸是紊亂沒有規律的。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,半夜睡醒來看寶寶,有時就好像停止了呼吸一樣,時而又變得很急促。沒有經驗的年輕父母很焦慮:“我的寶寶怎么了?”
據全國兒童睡眠醫學研究協作組在8個城市的3萬份樣本調查顯示,兒童睡眠障礙癥的總發生率在27%左右,也就是說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。小巫指出,高質量的睡眠不但有助于孩子體格生長,更有助于智力發育。
所以,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有韻律的環境。父母平時做事有節有律,一個秩序井然的家能夠讓寶寶感覺到周邊的韻律,從而慢慢地學會調整自己的呼吸,呼吸能夠影響情感。
法則二:讓孩子多運動
小晴晴今年4歲了,下午幼兒園放學,晚飯后又要去上興趣班。周一、周三學鋼琴,周末還要學畫畫。這是中國城市許多家庭孩子的生活現狀,家長不惜血本想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。小巫說:“大部分孩子已經沒有了做夢的權利。”
然而,現場還有很多父母表現焦慮:“什么都不會,今后孩子怎么辦?”對此,小巫表示,孩子不是“容器”,不是你想讓他學會多少東西,他便真的能馬上學會多少;也不是“木偶”,讓他做什么不做什么,想什么不想什么。孩子就像種子,有著自己的生長規律,有著獨立的思想。在成長路上,他們會不斷在磨練中學會適應。
家長能做的是,讓孩子多運動。小巫指出,孩子在運動時做的每一個動作,都能刺激大腦皮層,使其在反復的練習中,熟記肌肉感覺及方向感,有利于培養他們今后運動的準確性、靈敏性和協調性。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有重要作用。